你以为在沟通,其实是在 “堵路”
在亲子沟通的道路上,很多家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采用一些错误的方式,这些方式不仅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,反而像一道道屏障,阻碍了亲子间心灵的交流。
最常见的便是吼叫式沟通 ,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时,家长们往往会控制不住情绪,对孩子大声吼叫。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拉,家长可能就会忍不住怒吼:“都几点了,还在磨蹭,能不能快点写作业!” 这种吼叫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让孩子有所收敛,但从长远来看,却会让孩子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,变得胆小怯懦,甚至产生逆反心理,与家长渐行渐远。就像邻居家的小孩,原本性格活泼开朗,可自从父母开始频繁吼叫式教育后,孩子变得沉默寡言,每次见到父母都小心翼翼的。
命令式的沟通也很普遍,家长们习惯以权威的姿态对孩子发号施令:“你必须现在就去睡觉”“不许玩游戏”。这种沟通方式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和思考的权利 ,长期处于这种沟通模式下的孩子,要么变得极度依赖,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;要么就会激烈反抗,事事与家长对着干。
还有否定式沟通,有些家长总是习惯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。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画的画给家长看,满心期待得到夸奖,家长却可能说:“这画的什么呀,一点都不像,颜色也搭配得不好看。” 长期被否定的孩子,自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,变得自卑,不敢尝试新事物,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确的沟通方式。当孩子写作业拖拉时,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问:“宝贝,是不是作业遇到什么困难了,愿意和妈妈说说吗?” 孩子感受到的是关心和尊重,更有可能敞开心扉,说出自己的问题,然后家长再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,这样不仅能解决当下作业拖拉的问题,还能增进亲子关系。由此可见,正确的沟通方式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是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,能让亲子间的交流畅通无阻。
这些小问题,正在悄悄破坏沟通桥梁
(一)说话语气不对
说话语气是亲子沟通中极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因素 。家长不经意间流露的吼叫、责怪、命令、猜忌等语气,就像一把把利刃,刺痛孩子的心,逐渐切断亲子间的情感纽带。当孩子满心欢喜地讲述学校里和小伙伴一起完成小组作业的经历,本期待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分享快乐,却换来一句不耐烦的 “这有什么好说的,有没有好好学习啊”,瞬间孩子眼中的光芒就会黯淡下去。长期处于这种被忽视、被否定语气对待下的孩子,会逐渐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,不再愿意与父母分享生活中的点滴。
(二)话题太单一
在很多家庭中,亲子间的对话仿佛被设置了固定模式,话题永远围绕着学习成绩打转。“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?”“作业做完了没?怎么还在玩?” 这样的对话成了家常便饭。有位初中生曾无奈地说:“每次和爸妈聊天,三句话不到就会扯到学习上,我在学校的压力已经很大了,回家还不能放松,真的不想和他们说话。” 除了学习,孩子的兴趣爱好、人际交往、内心的小烦恼等,同样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。当家长只聚焦在成绩这一个点上时,孩子会觉得自己仿佛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,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作为一个 “完整的人” 的关心和爱,从而对亲子沟通产生抵触情绪,关上与父母交流的大门。
(三)缺乏倾听耐心
倾听是沟通的基石,可许多家长却在这上面摔了跟头。孩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和父母分享自己在学校被同学误会的委屈,话还没说完,家长就着急打断:“我觉得你肯定也有不对的地方,怎么别人不误会别人就误会你呢?” 家长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,以 “过来人” 的身份给孩子讲道理、提建议,却忽略了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被倾听、被理解。这种缺乏耐心倾听的行为,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视,渐渐地就会失去和父母沟通的欲望 ,因为他们知道,无论自己说什么,都很难得到父母真正的倾听和回应。
解决小问题,搭建沟通的 “高速路”
找到了问题的根源,接下来就是要对症下药,解决这些小问题,让亲子间的沟通重新顺畅起来,搭建起一条温暖、高效的沟通 “高速路”。
(一)调整说话语气
在与孩子沟通时,语气的作用不容小觑。家长们要学会用平等、信任、鼓励、赞美的语气与孩子交流,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爱 。比如当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时,不要觉得理所当然,而是微笑着对孩子说:“宝贝,你主动帮忙做家务,妈妈 / 爸爸真的很开心,你越来越懂事,越来越能干啦!”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,有些沮丧时,家长可以温柔且坚定地说:“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一起想想办法,你愿意先和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?” 这样的语气能给予孩子力量和信心,让他们更愿意与家长交流 。
(二)丰富沟通话题
亲子沟通不能只围绕学习,要拓宽话题范围,关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,假如孩子喜欢绘画,就和他们聊聊最近画了什么,有没有尝试新的绘画技巧;也可以聊聊孩子的梦想,“宝贝,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呀,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呢?” 日常趣事也是很好的话题,比如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,同学之间有没有有趣的互动 。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话题,家长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,孩子也会觉得自己被关注、被重视,从而更乐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世界。
(三)学会用心倾听
倾听是亲子沟通的关键环节 。当孩子说话时,家长要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,比如放下手机、暂停手中的家务,与孩子面对面,给予专注的眼神交流,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说话。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,不要随意打断,即使孩子的观点听起来有些幼稚或者你并不认同,也要耐心听完 。可以适时用点头、微笑或者简短的回应,如 “嗯,然后呢”“原来是这样啊” 来表示你在倾听并且理解他的话 。等孩子说完后,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,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,增强他们与家长沟通的意愿。
沟通是一场温暖的旅行
与孩子的沟通,就像是一场温暖的旅行,每一次交流都是途中的风景,每一次理解都是前行的动力 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沟通小问题,却可能成为旅行中的阻碍,让我们与孩子渐行渐远。但当我们用心去解决这些问题,调整说话语气,丰富沟通话题,学会用心倾听 ,就能让这场旅行充满欢声笑语,一路繁花相送。
亲子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分 。良好的沟通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,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 ,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格。它能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,提升人际交往能力,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。所以,家长们,请重视与孩子的每一次沟通,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 。让我们在亲子沟通的道路上,不断学习,不断成长,陪伴孩子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。